启功先生说临摹得不像就对了,大家怎么理解启功的说法?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18-10-20 14:29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我认为启功先生说的还是很中肯的,我们必须承认,临摹的人不管写的怎么样,他都不会临摹到和原作一模一样、临摹到如假包换的地步。不管他对这个字帖有多么熟悉,但是临摹书法的人又一定会临摹的非常像,绝对不会不像,那种一点都不像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这样看似非常矛盾的立场和观点应该作何解释呢?我认为我们其实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为什么不像?

只要是临摹作品。就一定是不像的,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可以从书法的本质谈起。书法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而存在这是无需质疑的。

而作为艺术作品他们是以表现人的情感、心理诉求为主的。比如颜真卿的《祭侄稿》就是以表达颜真卿对于他侄子的思念、悲痛的情感而写下来的书法作品。

对于一件艺术品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认为是情。就像汤显祖笔下那个因欲生情、为情而死、又为情生的杜丽娘一样,情感因素在任何艺术中都必须是主要因素。一切艺术的形式和艺术技巧都必须为表现的艺术中心——情——而服务。如果表达的情感变化了,这个时候艺术的形式和技巧就也得必须相应的发生改变,这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

比如毕加索为表现二战时期法西斯暴行的艺术画作《格尔尼卡》,毕加索大胆的运用了抽象写实的手法,从一种近乎荒诞的视角表现这一不应该发生的罪恶发生的荒诞性、残酷性和不可理解性。这些真实而又抽象的概念很难通过传统绘画的手法加以表现,因此毕加索抛开传统艺术的桎梏,以新的手法表现之,但是其中蕴含的情感因素是不变的。

这些情感因素是艺术真正的核心,他们决定艺术的表现和形式。因此在书法上也是如此。书法也是一门主情的艺术。

了解了这些其实我么就可以看到书法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情感额变化,而书法作品的书写者和书法作品的临摹者所持有的心情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不管临摹者怎么临摹,都不会相似。

这和人的书法水平高低没关系。比如即便是让赵孟頫去临摹王羲之的书法也一样会不同,不可能100%相似。就算最后我们让王羲之自己去临摹自己的书法,也是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相似。

二、像好还是不像好?

但是启功先生说这句话显然寓意更加深远一些。我们所说的临摹临不像的问题,是对于一个初学书法的人而言的,是相对于一个临摹书法基础一般的人而言的,是对初学书法的初级阶段的判断。

启功先生认为的“不像”不是我说的那个“不像”,而是要提醒学习书法的人,不可以总是局限于自己临摹的书法作品这一狭小的、局促的内容中,而是在临摹过程中学习那些应该掌握的技巧和形式之外,有自己的创新和想法。

其实每一个我们临摹的书法作品都是一口井,我们就是那个整天坐在井里的青蛙。青蛙不坐在井里不行。但是总是坐在井里呆着不动也不行,坐井观天终究不是一个好办法。启功先生所担心的正是这些“坐井观天”式的幻想:幻想自己可以临摹的完全相似,进而不似进取,因循守旧,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所以启功先生在强调书法临摹的同时,也告诉我们书法也应该注意创新,不要让临摹的字帖限制你的思维和创新。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